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然而当大家到了王耀武家中后,发现他家里和大家想象中的军官不太一样,并没有太多的精美家具和金银珠宝,看起来比较朴素。
更加让人疑惑的是,王耀武的家里还藏着两台拖拉机,这个行为就连陈毅都理解不了,他问起王耀武为什么在家藏拖拉机,王耀武的回答却让大家哭笑不得。
王耀武家里为什么和其他国军将领大不相同?他藏起两台拖拉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1948年,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对济南发起进攻,其实在这之前,王耀武曾多次向蒋介石申请援助,他自己仔细分析过济南局势,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然而这些都被蒋介石给否定了。
其实早在1946年,蒋介石在济南建立了第二绥靖司令部以后,王耀武就对蒋介石不太看好,蒋介石任命他为司令官以后,王耀武便提出把74军调入济南,继续由他带领。
毕竟74军是他一手创立的,对于这支军队,没人比他更熟悉。可蒋介石并不信任王耀武,74军被王耀武建立成一支精锐的部队,而且部队上下听命于王耀武,这对要掌握全部军权的蒋介石来说,并不算一件好事。
因此蒋介石拒绝了王耀武的要求,王耀武清楚蒋介石对他有所忌惮,无论怎样蒋介石都不会把74军还给他,于是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用十八军或者新六军,这两支军队对他来说也还算熟悉。
但蒋介石以这两支军队另有任务为由,拒绝了王耀武的要求,只给了他一支不熟悉的73军,王耀武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只好接过来这支军队。
刚开始还算顺利,可随着后期不断崛起,军队显得后劲不足,被打得连连后退,1947年,在山东莱芜一战中,由于内部各方意见不统一,不少军官对战争的看法和指挥不同,导致作战时军队没有凝聚力。
而对面的华东野战军却配合默契,战略战术都是顶级,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自然溃败,这一战中,七十三军和四十六军被敌人歼灭六万余人,对两军造成了巨大打击。
看着军队遭受巨大打击,王耀武心疼不已,然而让他更加气愤的是,这场战事明明是蒋介石、陈诚等人不听他的建议,执意在完全不了解战场真实情况下,对战事指手画脚,战争失败后,他们还将失败原因归结于王耀武身上,认为是他“不听指挥”才导致战争失败。
后来的战争中更是一败涂地,山东不少地盘都落到了的手里,王耀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一步步向前推进,他明白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济南,而他估计了自己的兵力和华野的兵力,怎么算这场仗也不能赢。
即便他清楚这个猜想会被蒋介石臭骂一顿,他还是决定如实汇报,争取更好的解决方案。
1948年5月,王耀武坐上专机,特意飞去南京面见蒋介石,他将战局仔细分析给蒋介石,并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王耀武希望可以在进军之前,从济南撤兵,保存住所剩不多的兵力到兖州,然而再伺机而动。
可蒋介石一味认为王耀武不过是想保存兵力,担心自己被打败,于是蒋介石拒绝了王耀武的提议,而且还命令他必须死守济南。
蒋介石的态度让王耀武无奈,回到济南后王耀武想尽办法,命令士兵们加班加点在济南城边筑造防御工事,力图延缓这场战争。李世超车轮缓缓向前,王耀武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最后的挣扎罢了。
1948年9月16日,粟裕指挥14万大军进攻济南,当时济南城内的士兵也有十万人左右,可进攻的是训练精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华东野战军,而王耀武手中的军队勉强拼凑才到十万人,其中还有一些根本就没上过战场。
面对的猛攻,王耀武命令国军死守济南,自己一边指挥战斗,一边不断给蒋介石发电报,希望他能派来援军。
然而蒋介石已经自顾不暇,只能给王耀武下死命令:“守住济南,失败了不准来见我。”
经过8天8夜的激战,国军最终不敌,济南城被成功攻下。有人说当时如果蒋介石派出大批援军,也许历史就会改写,真的可能吗?
自然是不可能,当时粟裕采用的是“围济打援”的战术,意思是一边围攻济南城,一边派兵攻打援军。
要知道粟裕当时带领了32万大军,他只派出了其中的14万大军攻打济南城,剩下的18万大军就等着国军援军到来,不过准备的这18万大军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眼看战争失败,王耀武不想落入手里,毕竟国军的经验告诉他,落入敌人手里定是没有好结果。
在即将进城这个时机,王耀武已经顾不得前线的战况,他赶紧命人将监狱里还关着的200多名战俘放出,然后自己赶紧回家收拾东西。
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王耀武将自己装备成一位普通的工人、学徒之类的,带着一个小包裹就向外逃跑。与其他国军逃跑不同的是,王耀武的包裹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看起来都是普通百姓的衣物,第一轮搜查的并未曾发现问题。
然而出逃后不久,王耀武却在路上看到了解放句年的排查人员,那人正在路上挨个排查,王耀武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能暴露,于是他低下头,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过排查的士兵并没有放过路上任何一人的打算。
他们见王耀武踟蹰不前,于是直接走了过去,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是干嘛的?”
王耀武担心被人出来,只说自己是开饭店的,对于开饭店这个说法并没问题,也没有表现出异样,本认为自身可以离开了,不料接着开口:“你在城里饭店的具体地址在哪?叫什么名字?我们都得一一核实。”
这可把王耀武难住了,他现编的理由哪里会想得那么周全,只好胡说一气。两位对视一眼,严肃的看着他:“你不用紧张,只要说实话就行,我们不会针对你的。”
见事情暴露,王耀武没有很好的方法,只好告诉他们自己的实际身份,谁知两位听到这话以后,虽然有过一瞬间的诧异,但更多的是“心领神会”。
按理说王耀武这样一个大官,打包成这样出逃,他们不应该感到十分诧异吗?为什么表现会如此平静呢?
原来这两位早就知道王耀武会从这里逃跑,其实在王耀武逃跑后,四处寻找都没能发现踪迹。结果他们攻下济南后不久,王耀武就出逃了,经过一个小村子时,忽然感到肚子不适。
王耀武便借用了附近农户家的厕所,王耀武上完厕所就离开了,可村民却发现了不对劲,王耀武上厕所的纸可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那是白细棉纸,据说只有高官和富商才会使用这一些纸,普通百姓都用的是粗糙的草纸。
村民想起前几天战士的叮嘱,让他们发现情况就立即汇报,于是这位村民赶紧将情况汇报给,并为指出王耀武的逃跑方向。
根据村民汇报的线索,我军派出王耀武逃跑路线上的士兵,让他们多留意这条路上的行人,果然发现了王耀武的踪迹。
王耀武被抓后,按照惯例去他家里清算财产,然而王耀武的家中却让人有些意外,特别是与其他国军军官比起来,王耀武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倒不是因为他家里有多豪华,而是因为太过贫穷。
在国军军官中,贪污受贿,吃喝享乐那才是常事,尤其是他们的老大蒋介石手握巨量财产,下面的官员们个个不干净,国军军官大多数都是“富得流油”,这确实是当时存在的现实。
然而当工作人员去了王耀武的家以后,却发现他是“家徒四壁”,王耀武的家就只有几间低矮的房屋,里面根本就没有金银珠宝,要说他家里的“大件”。恐怕是放在院子角落里,用稻草盖着的两辆拖拉机。
工作人员在王耀武家里清算过后,将所有情况上报给陈毅,得知他家里并没多少财产的时候,陈毅也没有觉得不对,毕竟他也要听说王耀武这人物欲不重,平时不会过奢侈的生活,然而当他听说发现两台拖拉机的时候,纵使陈毅见多识广,对此仍然有些疑惑。
陈毅找到王耀武,问他:“你好歹也是高级将领,不在家里藏金银珠宝,藏了两天拖拉机,你要这么多东西干嘛?”
被问到拖拉机,王耀武顿时来了精神,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说:“你不懂,搜得太严了,我要是拿着大批金银珠宝出城,肯定会被逮住。这拖拉机可是个好东西,你们不会严查,之后我还能开回家种地。”
这个回家让陈毅哭笑不得,打趣着说:“别的军官在蒋介石身边都想着高官厚禄,你还想着回家种地。”
其实这两台拖拉机,王耀武在济南战争打响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由于长期对失望,尤其是蒋介石的各种“操作”让王耀武头疼不已,王耀武也能看出蒋介石的很多命令不过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势,说什么为了中国,那都是哄人的。
还有那些国军军官们,一个个权欲滔天,嘴上说着,心里全是个人享受,就连打仗也不过是为了升官发财,或博取蒋介石的信任和好感,这些人心中根本就没有人民。国军内部的腐败让王耀武失望不已。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出不抵抗政策,面对山河被日本人侵吞的状况,蒋介石始终反对抗日,那时候王耀武就对自己身处的产生了怀疑,也产生过退出的想法。
不过在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同意抗日,这又让王耀武看到了希望,他想留在军队里抗日。王耀武决定是国军抗日将领中的杰出者,他曾在战场上重创日军,还赢得了长沙会战、浙赣会战等相关战役。
一时间声名鹊起,就连蒋介石对这位抗日大将也欢喜不已,然而日本人离开并不代表中国迎来了和平的时光,蒋介石不顾国家遭受多年苦难,悍然发动内战,这一举动也让王耀武气愤,他并不想参与到内战之中。
于是王耀武便谎称自己生病了,谁知蒋介石多次派人探望王耀武,还亲自前来看望,王耀武被架在那个位置上了,他不得不去。
济南一战之后,王耀武被俘,被以为这会是他的厄运,不料一向厚待战俘,在监狱里也保证了王耀武一日三餐正常供应,王耀武这才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差距,你恶心不断向我党靠近。
经过监狱里的劳动改造和思想改造,王耀武在1959年获得特赦,出狱后国家愿意重新接待王耀武等人,还贴心的为王耀武安排了工作,甚至为他介绍了妻子。
王耀武戎马一生,他是抗日英雄,不过也做出错事,对这些事情他供认不讳,愿意积极主动接受改造,晚年也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贡献。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