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农机行业已从前几年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地增长,回落至8%左右的平稳运行;但在洪暹国看来,无论是从政策大势还是市场需求等多方面来看,我国农机工业依然处在“大发展”的时代!
“2015年111月份,农机行业2422家规模以上公司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4074.43亿元,同比增长7.61%;相比2014年8.55%的增长率,上涨的速度是下降了,但整体看来,农机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采访一开始,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洪暹国就不无感慨地说道。
他的感慨,似乎来源于多个角度。首先,相较于整个机械工业的运作状况来说,农机工业的表现可谓十分亮眼: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111月份,全国机械行业延续了去年的下行趋势,各项指标均处于低位运作时的状态,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率仅为1.18%;而农机工业却实现总利润229.4亿元,同比增长9.52%,堪称整个行业寒冬期里的“一抹春色”。
另一方面,在整体表现不俗的情况下,农机行业本身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行业的运行亮点说明了这些变化:大马力、新型农业机械涨势良好;大型自走式植保机械、青饲机械、烘干机械等产品出现热销;农机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在加快运用。行业变革在酝酿中悄然发生着,这似乎让洪暹国感到了某种欣慰:“这一些行业的运行亮点说明了我们的农业结构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推动了我们农机工业的变化。”他说道。不过除了欣慰,他似乎更希望这些变革能够更快一点,尤其是在“攻高端”方面的变革。
众所周知,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那么,这些差距体现在哪里呢?这恐怕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不过,一个小例子似乎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差距。
洪暹国介绍说,现在国外已然浮现了一种草莓采摘机械。“我们都知道草莓是很嫩的,所以机器必须得用合适的力度去采摘,不能产生破损;而且,成熟的与不成熟的草莓都长在一起,所以在采摘过程中,机器还得进行智能识别和判断;此外,采摘完成后,机器还会按照果实大小等特定的规格完成分装,在田间地头装成一盒一盒直接就可以出售了。你想想,这得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平!换句话说,在草莓这么细分的领域国外都能达到这种水平,我们的差距得有多大!”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而2014年底对广西甘蔗收获机械的那次调研经历,始终让洪暹国难以忘怀一个日加工能力为8000吨的糖厂,每天都得需要1万个劳动力砍甘蔗才能维持其日常运转。劳动力缺乏、人工劳动效率的低下和劳动成本的增高使国产糖的成本比进口要高出一千多元,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糖业的安全;而类似的情况也在棉花等多个领域出现。统计数字显示,在机械化水平很高的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附加值和养活的人口数分别为我国的26倍和20倍;而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生产低效率,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已超过了进口价格,这正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安全。
事实上,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不仅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对农产品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大米品质好,所以他们能卖出高价钱;但其实我们东北的大米从质量上来说并不比他们差,只是我们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我们大多数都是自然晒干,烘干机的使用率还很低。”洪暹国说道,“大家都知道,大米的含水率对口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通过自然晒干,含水量就没办法得到控制;此外,自然晒干也会面临着空气中的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极度影响着我们大米产品的竞争力。”
而畜牧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洪暹国介绍说,在国外,青饲机、打包机、打捆机等产品的使用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他们用这些机械把草收割、打包、密封起来,密封起来的草会有一个氨化过程,能够产生更多的蛋白质,牛羊吃了可以摄入更多的营养,奶、肉等等质量会更好;但是我们把草收割回来就那么干放着,这部分营养就没有了。” 洪暹国说,语气中不无惋惜。
事实上,国外农机产品的开发已经向着提供系统化、综合化解决方案方向发展,产品全方面覆盖农业生产的所有的领域和环节,从整地准备、种植、管理、收获、到产品加工提供系列化机械与之对应;而在我国,过去只重视拖拉机、收割机等“几大件”产品的发展,诸多细致划分领域和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被严重忽视。随着农业劳动力的日渐匮乏,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非常严峻。
在国内,许多人想到农机产品,可能都会觉得低端;尤其将农机产品与汽车作对比时,更觉得农机“土气”。但洪暹国却不这么认为。“实际上,在国外,农机都是很高端的产品,许多国际知名的企业都以能为农机配套为荣;与汽车相比,农机产品在技术上要求更高、更难,因为汽车只是在行走,而农机却既要行走,又要在行走的过程中干活。这就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他介绍说,在国外,农机产品技术正向着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远程监控、卫星综合应用系统等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已在农机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美国农机巨头企业迪尔公司的某些种类产品能自动记录已作业过的位置,并能找到原作业位置;无论是夜间、无论是风天、无论是丘陵坡地,都能保证作业质量;各种卫星资料可实时提供农产品质量、产量的预测数据;而应用由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专家智能系统和遥感技术相结合,能够准确的通过地力变化实施变量播种。不仅仅是迪尔,凯斯纽荷兰、阿格科等多家企业均可提供类似的产品。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农机产品不仅品种覆盖面广,而且质量精良、技术水平慢慢的升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农业生产方式;而我国农机工业虽然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但与国际领先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基础共性技术薄弱、绿色制造水平低、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缺乏,3000多种农机装备需填补空白;我们行业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有2200多家,但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两个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洪暹国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一方面显示了我们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农机工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在过去的几年间,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中国于去年正式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紧跟时代步伐,抢占制高点。让洪暹国感到高兴的是,农机工业被正式纳入其中,作为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能够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之中,对于农机工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虽然国家多年来对于农机工业的发展一直有着支持,但始终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支持,而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意味着这一个行业将会有更加系统而全面的支持措施。” 他不无兴奋地说道。
据悉,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下,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经过充分调研和准备,已初步形成了《农机装备制造发展行动方案》。洪暹国透露,方案将以五年为契机(20162020),实施“公共平台建设、基础共性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等七大重点行动,以及“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金融资本扶持政策、健全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等六大保障措施,以此大力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制造的跨越与发展。“我们没直接形成十年的规划,而是结合实际,先制定五年的行动方案;实施完这个方案后,再实行下一个五年行动方案,以此循序渐进、逐步推行。” 洪暹国说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CK365测控网”的全部作品,均为北京新科时代传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K365测控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CK365测控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出炉!最年轻获奖人32岁,女性获奖人数创3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