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托克逊县:甜蜜产业“化”甜蜜_公司新闻_小九直播间足球直播回放_小九直播间篮球nba 

小九直播间篮球nba · 公司新闻

托克逊县:甜蜜产业“化”甜蜜

发布时间:2024-07-23 05:51:39 文章来源:小九直播间足球直播 阅读次数:1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2日电(王昱欢、韦茜、王楠、贺翔宇、敬鑫、杜安)6月,托克逊县的哈密瓜进入成熟期,夏镇色日克吉勒尕村的瓜农们采摘、搬运、装车,忙得热火朝天。一个个芳香四溢的哈密瓜被销往乌鲁木齐、黑龙江、广东等全国各地,让我们消费者们第一时间品尝到这份“甜蜜”。

  3月的“万亩杏花园”杏花节,5月是杏子、桑葚的成熟季,7月的葡萄采摘节、8月即将上市的万亩红枣共同构成了托克逊县的甜蜜产业。近年来,托克逊县通过智慧化管理、多元化销售、品牌化建设让甜蜜成为了百姓生活的“甜”。

  走进托克逊县博斯坦镇琼帕依扎村“红枣示范园”,一片翠绿映入眼帘,一排排枣树整齐规范,处处能够正常的看到虬曲盘旋的枝丫上,缀满了一簇簇翠绿的枣儿,一颗颗红枣个大饱满长势正旺,煞是喜人。

  “从前的枣树特别细,特别高,结不了太多的果。”托克逊县博斯坦镇琼帕依扎村党支部书记张权有回忆到,“以前农民种植方法不科学,枣树之间的间隔不规范,枣树只往高长,所以产量很低。”

  上乘的品质,取决于科学、巧妙的种植方法,更离不开托克逊县对“甜蜜产业”智慧化的管理。

  为破解特色农产品产销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琼帕依扎村在2019 年成立琼帕依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红枣“统一培育”促进品质提升。合作社下设四个红枣种植的专业培训小组,经过严格技术培养和训练的组长主要负责该村红枣的疏密改造,统一打药,施肥,技术指导,水渠,地等农业方面的技术管理。

  据张权有介绍,该村通过合理灌溉、喷施生长调节剂、科学整形修剪、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促进枣园提质增效。

  琼帕依扎村合作社每年会邀请新疆林业科学院的专家和河南林业科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开展农业种植培育指导。同时,积极组织农户参加红枣种植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能力,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逐步的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地方优质瓜果品牌。

  “咱们搞农业就是要现场教学”,张权有说,“我们打造300亩的‘红枣示范园’,新疆林业科学院的专家会在这个地方进行实地教学。”

  合作社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对果农进行教学,挖出大枣根系,让果农直观地看到根系的分布情况,了解农药的正确喷洒位置,这种现场教育学生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果农的种植技术。

  “果农就在现场看,大家看到示范园的枣树种得好,自然的就开始学着技术组长的种植方法种了”,张权有说,“灰枣树一年要浇14次水,每到浇水的时候我们的技术组长也会组织农民集中浇水。”

  合作社不仅能为农户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也能让瓜果产量更“甜蜜”。标准化、科学化种植让琼帕依扎村在2023年实现红枣产量650吨,总销售额900多万元。

  木扎帕尔·买苏提是夏镇色日克吉勒尕村的一位农民,种植哈密瓜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他今年种了白兰瓜、十七号、黄蛋子、黄金山、老黄瓜五个品种的哈密瓜。走进他家的瓜地,一排排瓜蔓整齐排列,一个个饱满的哈密瓜藏在绿叶之间。

  十年前木扎帕尔·买苏提还在从众的种孜然,但并没有太多收成,通过当地合作社的帮助了解到哈密瓜能大大的提升收成,木扎帕尔·买苏提说:“合作社和乡里帮了我们太多,我们只管种就能实现年年丰收。”

  在夏镇色日克吉勒尕村瓜果地,每年春季专家会提前对土地进行仔细的检测,来预测明年的种植品种。同时,村委会还通过与瓜农开展座谈会来争取农民的意见、了解瓜农的意愿,专家结合农民的意愿告诉农户种什么品种的瓜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据了解,色日克吉勒尕村今年白兰瓜、十七号、黄旦子、黄金山、老黄瓜等多品种哈密瓜已成熟上市,全村总产量7000吨,总销售额210万。

  “今年哈密瓜刚上市第一批就通过合作社卖了 10 吨。”哈密瓜种植户木扎帕尔·买苏提说。

  多元化销路为托克逊县甜蜜产业赋能,托克逊县主要是通过农民自产自销、政府成立合作社保障农民利益以及政府的电商创新型销售模式,来扩大托克逊县“甜蜜”市场。

  今年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成立了南湖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瓜果销售方面上,村委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渠道邀请果商来到村里收购农副产品,一改过往“单打独斗”,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与果商的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一些水果商会压低价格”,托克逊县文旅局驻夏镇南湖村工作队副队长瓦热斯江·木纳瓦尔说,“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村今年成立农产品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水果商协调,以此保障农民的利益。”

  对于农民来说,合作社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在农民和果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近年来,托克逊县依托合作社,持续不断的增加农民收入。

  走进夏镇色日克吉勒尕村村口,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哈密瓜采收点,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摊位一字排开,瓜农各自展示着自家种植的新鲜哈密瓜,热情地推销着自己的产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气氛热闹。

  “黄金山是比较好的品种,它也是今年销量最好的瓜,每公斤3.3元。”夏镇色日克吉勒尕村阿力木·玉苏因开心地说。

  每逢盛夏,色日克吉勒尕村村口,瓜农们都能成为一道风景线。色日克吉勒尕村是夏镇哈密瓜种植示范村,全村共有1200亩哈密瓜田,瓜农们不仅通过合作社联系果商,还会把瓜拉到夏镇村口的瓜果市场自主摆摊售卖,通过集市将哈密瓜卖给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果商。

  托克逊县的“甜蜜产业”不仅通过传统的线下方式来进行销售,政府还助推电商销售,开创“甜蜜事业”新销路。

  为了逐步扩大市场,托克逊县夏镇的红太阳杏子丰收时,托克逊县夏镇人民政府积极行动,组织专业的主播团队,利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助力杏子线上销售,开启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新销售模式。

  托克逊县夏镇项目办主任武永强在2021年创建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小武班长正能量”,截至目前,全网已有4万粉丝。武永强说“开设短视频账号主要想通过线上解决部分农户的销售难题。”

  “当时有农户家要卖梧桐树苗,几年都没卖出去,我通过抖音很快就卖出了。”武永强说道,“做电商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下一步的方向是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直播带货,专门负责电商助农。”

  农户为了表达谢意赠予武永强一面写着“好公仆有求必应,重效率随叫随到”的锦旗。

  通过传统形式的果农摆摊、合作社帮扶结合当下电商销售趋势,多渠道销售能提高销售效率,果农可以更快地将水果销售出去,减少仓库存储上的压力,避免产品滞销造成的损失。

  “新疆第一春”、“中国早熟红枣之乡”、“万亩杏花园”杏花节都是托克逊县的特色称号,托克逊县依托品牌打造,为农业赋能。“一提到琼排孜灰枣就知道是我们琼帕依扎村的,都知道琼排孜的枣好”张权有说。

  杏花节现场氛围浓厚,梨花大道悬挂整齐的纸伞、灯笼、风车;打造尔族民俗体验区,摆放经艾德莱丝绸装饰的床架、手工花帽、枕头、饰巾等手工艺品,让游客尽享多元化的中华文化盛宴。

  近年来,托克逊县通过打造“新疆第一春”、“万亩杏花园”杏花节(下文简称杏花节)、“桑葚节”等多个品牌,创建了集赏园、采摘、品尝、游玩为一体的观光采摘园,因地制宜打造以特色产业为主题的IP元素,将特色活动延伸到群众的生活和农产等方面,探索出乡村发展新路径。

  “今年杏花节收入会比去年高不少,我们通过文旅活动来带动村民灵活收入。”瓦热斯江·木纳瓦尔说。

  苏力坦·都尕木是南湖村最早种植杏树的村民之一。去年,他将自家院子出租出去设置美食区,每月收入5万元。今年,他发现村里没有卖馕的摊位,就和亲戚一起建了3个大馕坑,杏花节开幕当天,不到3个小时,就卖出了300多个馕。

  因为“杏花节”慕名而来的人,让托克逊拌面、羊肉串、手工酸奶等摊位前也挤满了游客。如今,村民们纷纷利用自家庭院、杏园开办超市、农家乐、民宿等,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吃上了“甜蜜饭”。杏花,让南湖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杏花村”,同时也成为托克逊的一张旅游名片。

  托克逊通过智慧化管理、多元化销售、品牌化建设撬动了“甜蜜”市场,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让农户在“甜蜜产业”上过上了“甜蜜”的好日子。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课堂——“发现·记录大美新疆”实践成果)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官宣机构改革一手消息!
下一篇:【48812】农技下乡 科技上新 ——辽宁夏管一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