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0538850175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4
 12个新农科专业亮相对接国家战略工作前途好_小九直播间足球直播回放_小九直播间足球直播回放_小九直播间篮球nba 

小九直播间足球直播回放

12个新农科专业亮相对接国家战略工作前途好

来源:小九直播间足球直播    发布时间:2024-08-31 04:12:59

  日前,教育部发布学科专业调整相关文件,明确将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其中特别强调将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深化新农科等学科专业建设。

  实际上,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已经印发《新农科人才教育培训引导性专业指南》,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等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专业。新农科的建设是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必然举措,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升学就业的新选择。

  据了解,新农科的建设将在以下几个领域展开:在粮食安全领域,建设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在生态文明领域,建设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三个专业;在智慧农业领域,建设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两个专业;在营养与健康领域,包含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两个专业;而在乡村发展领域,则包含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两个专业。

  新农科究竟“新”在何处?对此,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方淦表示,新农科是一个比较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科而言的。新农科的“新”大多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农科不仅是传统农科内部的交叉融合,更是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深度交叉融合,以此来解决“三农”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二是“新”在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定位上,新农科更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瞄准的是未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要。

  新农科专业的建设有其必然的社会背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农林牧渔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仅为13.6%,位列20个被统计行业的末尾,远低于32.9%的平均水平。

  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逐渐降低,资源环境的污染却慢慢的升高。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指出:“现代农业对环境和生产质量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少投入、多产出、高质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率的放缓,传统农林学科将难以支撑未来农业发展。”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新农科专业的建设和原有农科专业的改造成为必要条件。

  新农科的正式提出,被视为对传统农林专业的“提档升级”,而12个新农科专业的设置,则被视为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一步,将服务于国家未来战略发展所需。

  面对农业相关专业的就业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王庆凯表示,农学相关就业渠道多,绝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种地”。

  他进一步表示,农学生专业相关知识丰富,既可以报考公务员,在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到农业、植物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及生产等工作,还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农业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同时又可以去农业类企业就业,如在化肥公司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工作。

  以智慧农业专业为例,“智慧农业专业主要学习农学、信息学、农业工程学、农业经管等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农业理论与技能”,华中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系系主任李林介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农业专业工作前途光明,智慧农业人才社会需求旺盛,是当前稀缺的现代农业人才。

  淘天集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左臣明也对新农科专业的未来前景持积极态度。他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在财政部的时候,是从“财政+农业”的角度,通过财政支农政策、农村综合改革让农业发展更有活力;到了阿里巴巴,是“互联网+农业”,从互联网角度来探索农业的发展。在与农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认为农业的确有前景,也在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在新农科专业逐步建设的背景下,打算报考的学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方淦表示,首先要破除对农业、农业院校及农科学生就业的刻板印象,对农业的印象不能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要了解现代农业是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农业。农业院校也不是只有农科专业,而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此外,方淦特别提到了新农科专业外的传统农科专业,农林类院校在设置新农科专业的同时也在努力改造传统农业,而农林类院校的涉农经济学、管理学、工学门类的专业同样值得关注。

  在报考时,方淦提醒学生和家长要注意甄别院校,高水平农林类院校在设置新农科专业时,往往是依托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并进行过充分的论证,对那些不具备人才教育培训条件却盲目跟风开设新农科专业的农林类院校,学生和家长要进行仔细辨认和信息搜集。

  新农科专业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对学生的知识涉猎领域要求也较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华瑞介绍,目前我国农机总体研发与应用水平亟待提升,迫切地需要人工智能、物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型材料等交叉学科的人才,这对相关学生群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涉农高校也逐步展开了新农科相关专业的建设工作,已有27所高校设置了智慧农业专业,26所设置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曹志军认为,未来各高校也将有进一步的举动,“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布局新农科专业。同时,严控新专业布点,遵循规律、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引导性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上一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
下一篇:山东理工大学新增4个本科专业今年开始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