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落下帷幕,参展企业与观展人数等各项指标再创新高。琳琅满目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彰显出农机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升级态势。
农机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的农机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慢慢的变多的国产品牌崛起,整体行业的发展欣欣向荣。但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痛点,比如产品同质化、抄袭模仿等,成为制约中国农机创新发展的最大阻碍。
展会期间,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机创新发展与品牌保护论坛,联合农机行业生产企业、品牌保护专业机构以及农机商品市场用户,对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专利技术管理路径等众多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共同为农机产业的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献言纳策,提供经验指导和方案支持。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基础保障。离开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将难以为继,尤其是“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突出的农机行业更是如此。只有在核心技术获得保障的良性竞争环境下,国产农机品牌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推陈出新,不断进步。
国产农机产品中,谁家出了新产品,谁家产品销量好,就成了互抄的产品。用户反馈哪个品牌农机比较好,就通过经销商或者用户购买农机回来,大卸八块后做多元化的分析检测,采用“逆向工程”制造样机。
“当前农机产品创新发展速度快,外观模仿成本低收益高,企业在忙于产品研发创新的同时,也亟需加强企业自身的产品外观专利保护及技术专利保护,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业内人士表示。
当前国内农机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中小农机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只图眼前利,不管身后名”,甚至抱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一把就撤”的想法,往往选择模仿市场上已有的成功产品,以低价抢占市场占有率。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或许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缓慢。
如洛阳系、潍坊系的众家小拖拉机品牌,盘踞在一拖、潍柴雷沃周边,依附于当地成熟的配套体系,靠抄袭这些头部企业的技术和工艺,甚至直接抄袭其外观专利发明,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骗了众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不劳而获地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宝贵的补贴资金。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价格上的优势,这一些企业直接用大量的低质量和假冒伪劣部件,还“创造性”的搞出“大马拉小车”的机型,不明真相的用户购买到这种车型后问题频出,不但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让广大新老用户对国产农机极度不信任,阻碍了国产农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样,在小麦机领域,雷沃谷神连续多年稳居市场“头把交椅”,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技术创新赢得了用户信赖。然而,行业内其他小麦机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投机取巧”,不管是外观还是技术都有雷沃谷神的影子,甚至在某些专利保护上直接采用,无视知识产权保护。这种明显的“借用”行为不仅损害了潍柴雷沃的创新成果,也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
由于仿制侵权付出的法律成本较低,一些农机企业甚至直接走上抄袭之路,形成“行业兴起—模仿抄袭—快速地增长—产能过剩”的恶性发展模式,反过来又导致企业不愿意加大投入搞研发,对农机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迫在眉睫。
不管是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农机展,还是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这些展会上时不时会出现让国人脸红的一幕:有个别品牌的技术人员拿着皮尺直接测量农机产品尺寸,有的则是拿着相机把先进农机的细节拍了个遍。
就规模而言,目前我国农机装备已是世界第一,但是从产品竞争力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品牌集中度低,知名度不高,同质化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2500家左右的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中,真正具备研发能力的只有约100家,大多数企业的新品开发仍是抄袭模仿、修修改改。
一时的抄袭模仿可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长此以往则会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跌入“同质化”“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国内农机产业,唯有秉持创新、精细投入、持久深耕,用创新生产出好产品、好服务,打破高端、大型、智能农机产品及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的进口垄断,方能在全球化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突围!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公布了《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公示稿)》。整体看新农机补贴政策的主基调就是“鼓励创新,淘汰落后,优机优补,扶优扶强”,支持和鼓励创新,抑制和打压同质化、模仿、抄袭和不正当竞争。
目前,国内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植保无人飞机等行业内部头部企业已形成了“规模经营-创造利润-强化研发-创新产品”的良性闭环式循环机制。公开数据看,行业头部企业年年都会拿出大比例的出售的收益投入研发技术、装备更新和管理提升。例如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在研发投入上不封顶,近三年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今年预计突破10亿元,研发强度达到5%。先后突破了大马力CVT无级变速拖拉机、智能化稻麦收获、农机导航及自动作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增强了市场之间的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而依附于头部企业,靠简单模仿和抄袭为生存手段的一些追随型企业生存越来越难,大量企业退出市场竞争,行业洗牌加速推进,这是市场奖励机制在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全国农机展上看到慢慢的变多的是头部品牌的各种类型的产品,粗制滥造的小品牌较往年有所减少。
农机产业要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知识产权必须走在前面。如果说知识产权保护是为农机产业健康发展“护航”,那么知识产权转化、高端品牌打造一定是为农机产业“造血”。只有完善的保护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励公司进行创新研发、推动农机科学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有效互动。相信在各方一起努力下,我国农机产业将迎来更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更有力的产品支撑。
到田野,到小城,探索更大的风土世界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此时此地”系列活动于河南中牟圆满举办
到田野,到小城,探索更大的风土世界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此时此地”系列活动于河南中牟圆满举办
@全国未来材料领域创新者!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火热报名中
@全国未来材料领域创新者!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火热报名中
当11月9日晚8点来临,一场科技与时尚的3C配件盛宴在京东11 11正式开
11月5日至11月8日,2024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11月9日,在家电制造基地合肥,家电品牌美菱全球首发“变频节能